宜春市第三中学校徽由核心图案米芾行书“叁”、流江行书“中”、建校时间和中英文校名组合而成,整体造型为圆形印章形。核心图案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组合形象。
米芾,北宋著名书画家,宋四书家之一。每日临池不辍,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书法传统功力极为深厚,尤其行书,出苏轼、黄庭坚之右。流江,自学成才,以书法名世。宜春市第三中学以此二者书法艺术作为学校校徽的核心图案和办学精神象征,集中反映了三中人勤勉奋进、志存高远的卓越追求,突出体现了三中人融汇古今、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广阔视野。
校徽中文名为黄庭坚书法体。黄庭坚,江西修水人,北宋书法家,文学家,足迹遍布宜春各地,在宜春与袁州司理李冲元论禅,作《难禅阁铭》。其书体气势雄健,锋刃交加。作为江西诗派领袖,书法大家,其事迹和精神可引领三中师生追求“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的知识分子境界。
宜春市第三中学校徽取书法家之精华融为一体,反映了三中师生博采众家之长,兼容并包,纳百川之流,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大同境界的追求实践。不同风格优秀作品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学校“多元办学 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
校徽整体图案采用国际通用的圆形构图,反映了主流性的纯粹学院风格。颜色采用深蓝色,命名“厚德蓝”,静谧典雅、简约大气。整个设计融现代与古典为一体,浑然天成,识别度极高。
朴,诚朴淳厚、朴素敦实,“朴”以立身;雅,正节博雅、成风化人,“雅”以启智;公,爱国敬业、家国情怀,“公”以养德;勇,弘毅担当、勇立潮头,“勇”以治事。“朴”是为人处世之基石,“雅”是格物致知之路径,“公”是正己立人之大德,“勇”是成材济世之担当。“朴、雅、公、勇”一脉相承、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砥砺“大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