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页-宜春市第三中学

“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系列报道之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 文章分类:文明校园
  • 编辑:
  • 2024-05-25 08:00:00
  • 424次

大先生,是对人格、品德、学业上能为人表率的教师的尊称。“大先生”之大,不在年龄之大,不在学校之大,也不在职称之高,而在于信仰之“高”、修为之“深”、底蕴之“厚”以及育人之“智”。

为了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我校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风采,勉励全体教师扎根教育热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推出“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二期,我校初中部孙菊珍老师。

“像妈妈一样”,这是小编在问到孙老师的同事和学生时,大家不约而同的感受。对于老师而言,这样的评价算是很高了吧,谁不想要妈妈一样的关爱和温暖呢?

孙菊珍,中学高级教师,1985毕业于宜春师范英语专业,同年8月被分配到宜春三中工作。参加工作39年以来,一直承担两个班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连续担任班主任长达36年。现年58岁的她依然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承担双班英语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

母爱是给予性的,是不求回报的,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因为爱所以爱”,爱本身就是目的。教育的本质就是用爱去推动爱。和学生相处的过程是平淡又琐碎的,正是因为像妈妈一样,孙老师让孩子们平淡的生活充满希望和光。

有一年秋季开学报名的下午,快要16:00了,家住宜春西村的一个女孩还没来学校报名,孙老师心里很着急,正要给家长打电话时,女孩和她的母亲来了,母女俩红红的眼睛,明显是哭过的样子。询问过后,原来女孩上午揣着母亲给的600元钱坐公交车来学校报名,可是下车后发现600元现金不翼而飞,于是又乘公交车回家。母亲得知女儿把报名的钱丢了,心里很是着急,因为家里有四个孩子读书,全靠父亲一人在外打工维持全家生活,600元对这个家来说并非小数目。孙老师得知这一情况,耐心地安抚了母女俩,从包里拿出600元,对于孙老师来说,类似的情况并非仅此一例。“虽然老师并不富裕,但是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去圆他们的求学之梦,我觉得是值得的”,孙老师笑着说。

妈妈的爱总是默默无言的,妈妈总是在我们注意不到的地方静静的注视着我们,陪伴着我们,为我们欢喜,为我们鼓舞,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她们。孙老师的厉害之处,在于她总能发现孩子们内心的小世界、小心思,这和她无时无刻融入孩子们,和他们聊天,陪他们学习,参与他们的活动,牵手他们的成长有密切关系。班里有住宿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生活习惯不太好,孙老师就一点点的教会他们,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天气急变的时候,有家长没来得及给孩子送衣服,孙老师会自己掏钱给买;有孩子过生日,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而情绪低落,孙老师把他接到家里,给他过一个难忘的生日。

这些年人们的生活变好了,家长们也更加重视教育了,但是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了。孙老师非常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在和同学们的聊天中发现苗头倾向,及时加以干预,成功化解过一些家庭危机。“教育的艺术就是沟通和陪伴”,孙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作为有经验的老师,不能因循守旧,更要主动俯下身子去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时代气息,这样才能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的生成才会有好的效果。

为了提升教育的效果,她不断给自己施压,工作之余,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每堂课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在教学中,她善于用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让教育教学在良好的互动交流中完成。孙老师说,其实很多教学的道理古人都教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是我们常常过于急功近利,以致于有时会忘记怎么教。

39年来,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老师也从刚毕业的小姑娘变成了如今和蔼可亲的孙妈妈。这些年,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和成长,用坚定信念、高尚师德、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和喜欢。她的头发永远垂在双肩,带一点灵动的弧度。她喜欢穿的整洁素雅,温柔大方。在孙老师看来,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要小心翼翼的,因为孩子们和老师相处的时间太长了,老师会对孩子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9年4月,一场大病使她不得不赴上海动手术。哪怕是在住院期间,她还是对班里的孩子们放心不下,仍然每天通过校视通、微信、电话与家长、学生及任课教师保持联系。出院后,她不顾医嘱,提前10多天返回了讲台。她说:“学生中考在即,我怎能安心躺在家里?”

孙老师多次获得校“优秀班主任”或“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市直学校优秀班主任”;2018年荣获校“十佳班主任”;2019年荣获校“师德标兵”“中高考突出贡献协作奖”;2020年荣获校“杏坛劲松”;2021年、2022年荣获校“十佳优秀班主任”;2022年获得校“年度人物”光荣称号。

采访的最后,一位同学拉住小编的手,她怯怯告诉小编能不能在文章里跟孙老师说:“孙妈妈,您辛苦了!”



分享到: